反洗钱宣传|守住养老钱 幸福过晚年
2024-10-30
洗钱活动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它不仅侵蚀着社会经济秩序的安全与稳定,更与诈骗、走私、恐怖活动、贪污腐败等犯罪行为紧密交织。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养老诈骗与洗钱犯罪活动呈现出日益猖獗且手法多变的态势。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较弱、注重健康以及渴望陪伴等特点,精心设计各种骗局,针对老年群体实施诈骗活动,并由此衍生出洗钱等违法行为,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财产安全与晚年生活质量。
为了不断提升老年人洗钱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都会人寿特别整理了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并送出防范锦囊,助力老年人守住“养老钱”,幸福过晚年。
一、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
1、“投资理财”骗局
不法分子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诱骗老年人加入虚假投资平台,并假冒“导师”诱导其进行投资。以小额返利让老年人初尝甜头,然后“放长线钓大鱼”,不断诱导其加大投资金额,最终无法提现。
2、“以房养老”骗局
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公司跑路,将面临高额债务,无力偿还“借款”时,房子将被收回,最终房财两空。
3、“代办社保”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或冒充银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代办“养老保险”等,在收取相关费用后,携款跑路。
4、“文玩收藏”骗局
不法分子以帮助老年人拍卖其收藏品为诱饵,虚构高价,诱骗老年人委托代为拍卖,收取高额“服务费”;或者是将一些工艺品冒充为高档收藏品,虚假承诺短期内会有较大增值空间,诱骗老年人高价购买。
5、“养生保健”骗局
不法分子以免费体检、领取奖品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等为噱头,虚构或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6、提供“养老服务”骗局
不法分子以预售养老床位、虚构养老服务项目等名义,通过承诺高息回报、享受床位优先居住权、入住打折、缴纳会费等,诱骗老年人大额预存消费投资,诈骗老年人钱财。
7、投资“养老项目”骗局
不法分子通过鼓动老年人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利、高额分红等方式,诱骗老年人钱财。
8、“黄昏恋”骗局
“黄昏恋”骗局是“婚恋、交友类诈骗”的一种,不法分子利用单身老人情感缺失、生活孤独的特点,通过网络或短信交友发展为“恋爱关系”,再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9、“低价旅游”骗局
不法分子以“低价游”“免费游”为噱头,通过强制、诱导、捆绑销售等手段,诱导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奢侈品,或是诱骗老年人投资理财产品,或是吸引其注册会员、预交费用等。
二、典型案例:警惕“养生保健”骗局
黄某在担任某公司实际负责人期间,组织多人通过免费赠送鸡蛋、膏药等小礼品的方式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再以百元现金尾号抽奖等活动为诱饵,诱骗老年人携带大量现金参加其在租赁场地举办的“展销会”“答谢会”等活动。随后黄某在会上以老板、演员等身份出场讲课,播放其参演的电影,虚假夸大宣传所销售保健品的功效,讲述其他购买该产品的老年人获得全部购物款项返还并获赠贵重礼品的故事,使参会老年人陷入购买该保健品后可全额返现的错误认知。在高价售出保健品后,黄某等人迅速从租赁场地撤离。
通过上述方式,黄某等人先后在多地骗得192名老年人共计130万余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与他人共同成立犯罪集团,多次骗取老年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黄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退缴在案的违法所得发还被害人。
三、谨记锦囊,防陷阱
1、选择正规渠道
选择正规机构购买理财产品、养老服务等。要认真查看理财产品、养老服务、养老项目、或者投资是否由具有正规资质的机构提供。
2、树立正确理念
警惕高额回报诱惑。切勿轻信“无风险、高收益”等不切实际的投资承诺。任何承诺超乎寻常高回报的产品都需高度警惕,这些可能是洗钱活动的诱饵。
3、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轻易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就可能被用于洗钱或其他非法活动,给您的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4、及时与家人沟通
老年人在涉及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应及时和家人多沟通商量,以有效辨别事项的真伪。
5、及时报警
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请立即报警,并尽可能提供详细情况,协助配合警方尽早侦破案件。
大都会人寿温馨提醒您:警惕风险不放松,选择正规机构护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