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宣传周 | 谨慎代理陷阱,加强个人权益

2025-03-13

 

近年来,在浏览短视频平台时,经常能看到号称提供免费代理退保咨询服务的短视频,有些甚至以法律援助为幌子,这些话术实际上是“代理退保”黑产的常见套路。

对于那些希望“无损”退保的消费者来说,这些看似诱人的提议实际上隐藏着风险。这种行为本质上是欺诈、误导,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侵占了合法的维权途径,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对社会民生和经济稳定造成了影响。这已成为保险行业的一大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匮乏和维权需求的心理,打着“代理维权”的旗号,诱导消费者陷入非法金融活动陷阱。陷入这些所谓的“代理维权”机构以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为名,收取高额费用,实则是在诈骗消费者的钱财,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金融市场的公平性。为了防范“代理陷阱”,提高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诚信契约精神,大都会人寿重庆分公司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维权”陷阱,维护好个人消费权益,远离代理维权犯罪活动。

2025年1月3日,由公安部组织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公安部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部署开展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工作的有关举措以及取得的工作成效,通报显示,工作开展以来,依法立案查处保险诈骗犯罪案件1400余起,打击职业化犯罪团伙300余个,涉案金额累计15亿余元。

一、非法“代理维权”陷阱的特点

高额费用:非法“代理维权”机构通常以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为名,收取高额费用。这些费用可能包括咨询费、手续费、代理费等。

虚假承诺:这些机构往往向消费者承诺能够为其挽回损失、解决纠纷等,但实际上并不能兑现承诺,甚至可能诱导消费者进行二次受骗。

缺乏专业性:非法“代理维权”机构往往不具备金融知识和相关资质,无法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金融维权服务。

难以追责:这些机构往往在收取费用后消失不见,消费者很难追回已支付的费用,也难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如何防范非法“代理维权”陷阱?

增强风险意识:消费者要认识到“代理维权”陷阱的风险,不要轻信高额费用和虚假承诺。在选择维权途径时,应通过正规渠道了解相关政策和程序,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了解金融知识:消费者要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和法律法规,以便在遇到金融纠纷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谨慎签订合同:消费者在与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机构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权利和义务。不要轻信口头承诺,务必以书面形式确认。

保护个人信息:消费者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透露给陌生人,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代理维权”机构利用。

非法“代理维权”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且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在防范“代理维权”行为时,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遵守法律法规,不要被非法“代理维权”所诱惑,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打击非法“代理维权”的行动中来,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    

大都会人寿重庆分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时关注消费者保险风险预警,针对保险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开展金融保险普及宣传,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全力维护金融安全和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