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宣传周 | 警惕销售误导,学会“销售适当性”

2025-03-13

 

近期,大都会人寿大连分公司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及大连市保险行业协会号召,开展了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的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普及金融保险知识,提升保险服务品质,帮助社会公众增强风险意识。

案例:

“这款理财险年化收益5%,还送健康保障,绝对稳赚不赔!”听到这样的推销话术,大连的李女士心动了,果断投保。然而一年后她才发现,所谓“高收益”是浮动分红,健康保障额度也远低于需求。其实李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销售误导类事件一直是消费者“踩坑”重灾区。

什么是“销售适当性”?

“销售适当性”是指金融机构在销售金融产品或提供服务时,必须确保所推荐的产品或服务适合客户的个人情况。包括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等因素。简单来说就是适当的金融产品通过适当的渠道提供到适当的消费者。如果业务员一味鼓吹“高收益”“全保障”,却对你的真实需求避而不谈,就要提高警惕了!

三步自查,避开销售误导陷阱

1.问需求:TA真的懂你吗?

警惕“不问需求直接推产品”的话术!正规销售应主动询问您的实际情况如:家庭年收入、负债情况、是否有房贷、子女教育等长期支出以及最担忧的风险(如疾病、意外、养老)等等。

2.看条款:保险责任等信息都写清了吗?

保险责任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分红险、万能险的收益演示≠实际收益;健康险的“免责条款”须逐条确认。

3.查资质:人和公司都靠谱吗?

通过官方网站、查看执业证等方式确认业务员是否有从业资格;通过公司官方网站或公司官方公众服务号验证保单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