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轻信“代理退保”,损失惨重
李女士是一名普通上班族,2023年在朋友推荐下购买了一份长期寿险产品,初衷是为了给自己和家庭提供一份保障。然而,2025年初,她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保险维权机构”的电话,对方声称可以帮助她“全额退保”,并称其购买的保险“毫无价值”。
在对方的诱导下,李女士提供了保单信息、身份证复印件等个人资料,并缴纳了1000元“服务费”。随后,该机构伪造了投诉材料,冒用李女士名义向保险公司施压要求退保。保险公司多次联系李女士核实情况未果,最终依据流程处理了退保申请,但仅能退还现金价值,远低于其所缴保费。
事后,李女士发现不仅没有实现“全额退保”,还损失了数千元手续费和多年保障权益,更令人担忧的是,她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转卖,频繁接到骚扰电话。
案件剖析:“代理退保”黑灰产运作模式揭秘
近年来,“代理退保”黑灰产业链逐渐形成,其操作模式具有高度组织性和隐蔽性:
1.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
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网站、微信群等渠道发布“可代办全额退保”“无损退保”等虚假信息,利用消费者对保险条款不了解的心理进行误导。
2. 非法获取信息,伪造材料
诱导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保单资料后,伪造投诉材料,捏造保险公司违规行为,甚至组织集体投诉、恶意闹访,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3. 收取高额费用,卷款潜逃
在帮助消费者“成功退保”后,按退保金额比例收取高额服务费(通常为20%-50%),部分团伙得手后迅速转移资金,失联跑路。
4. 二次侵害,泄露隐私
消费者提供的敏感信息被非法转卖或用于其他诈骗活动,导致财产和信息安全双重受损。
此类行为严重破坏金融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已成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对象。
风险提示:理性维权,远离“代理退保”陷阱
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们提醒您注意以下几点:
1. 正确认识保险产品
保险的本质是风险保障,不是短期理财工具。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避免盲目投保或轻易退保。
2. 警惕“高回报”“零损失”承诺
任何宣称可以“百分百退保”“无需损失一分钱”的说法均属虚假宣传,请勿轻信陌生人或非正规机构的诱导。
3.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不要随意将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重要信息提供给他人,谨防信息泄露和被非法利用。
4. 合法合规维权途径
如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或争议,可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热线、银保监会投诉平台等正规渠道反映问题,依法依规维权。
5. 及时举报违法行为
如发现“代理退保”黑灰产线索,可向公安机关、银保监会或保险公司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消费者应正确认识投资风险,增强金融安全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的关键节点。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消费者要不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树立理性投资理念,坚决抵制“代理退保”等违法行为,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之际,大都会人寿广东分公司将持续开展金融知识普及与反诈宣传,助力构建安全、健康、有序的金融消费环境,与您携手共筑美好未来。